在大崗山東側山麓地帶,從新興路轉進下坡的山路。馬上就能看見幾處合院、紅磚寮,一大片平坦的草地與芭樂園。陽光颯爽,遠望能看見中寮山,背對著大崗山,一旁就是集大崗山山泉水的湧泉,水質清澈。芭樂園再往低處靠近水壩攔著的水源旁,種植一整排的芭蕉,靠著淺根就能汲水,在青灰岩的地質,生長緩慢。芭樂吃起來帶有淡淡果酸味,紮實的果肉吃起來相當脆。
在田寮的土地上種植,水果要長大,都會慢一些,有機栽培不用濃度高的速效肥,恰好適合這樣「慢一點」的節奏。這是有機果園的慢城生活,同樣是七年級的懿甄,三年前離開台北,大概也覺得到公司上班、下班後和朋友聚會的生活也就是那樣。懿甄回到田寮,和從事有機栽培將近20年的爸爸一起種植芭樂,爸爸原有兩甲的芭樂園,撥出兩分地給做她管理,沿岸的芭蕉,也是懿甄的新規劃。
不只協助家中芭樂的銷售,也分區調節產季、作物類別,慢慢試驗和爸爸不一樣的管理方式,很積極的學習樹木醫生的課程、農改場的土壤觀測,懿甄的園子更有綠意,在堅硬的青灰岩土壤上,覆上多樣植物,在不過度剪枝的狀態下,芭樂葉舒展。在用灑水系統(噴鳥)澆上大崗山的好水,以自然的方式洗淨背負蚜蟲的螞蟻、介殼蟲。為了黏土不易透水,挖出了更深的排水溝,讓果園的系統更強韌。
一顆約300-450克,一份2顆
冷藏