跟著蔬果良食一路吃水餃的客人,我們的遠征隊來到了雨來菇豬肉餃。
曾經:我們吃過甘單水餃的 田園雞肉、竹筍豬肉餃、鯛魚鮮蔬、高麗菜鮮蝦、韭菜豬肉、高麗菜豬肉(熱銷經典款)、五鮮蔬素餃、塔香杏鮑菇餃,以及後來比亞外部落的季節限定款大白菜豬肉水餃。
我問自己,再吃到「雨來菇水餃」是什麼樣的經驗呢?
如果是「豬肉水餃本格派」的,雨來菇水餃很適合妳。
餃子皮是第一關,你不會覺得牙齒在11集的劇集中,咬到第三集還在吃皮。
皮薄,讓你首集試播15分鐘就來到劇情正題,不拖泥帶水,沒有肥大麵體的拖沓感。你馬上就會遇到豬肉餡在頑強抵抗你的牙齒,遇到勇敢、勇猛、肌肉ㄉㄨㄞㄉㄨㄞ的城門士兵,在你的門牙要切斷餃子時,他們還在努力掩住城門,給你頑強的彈性與韌性。
這種肌肉ㄉㄨㄞㄉㄨㄞ的絞肉餡,吃起來真的不油膩,它別於我們其他款水餃特別彰顯這種肉感的彈性與韌性,真正的關鍵,恐怕在水餃餡中冷凍過的蔬菜。
過往吃過的高麗菜、韭菜、大白菜,在經過冷凍過後會軟軟塌塌的。有些現包水餃的巧思,會刻意加一點胡蘿蔔簽,維持一點脆脆的口感。
雨來菇在這的表現,是在ㄉㄨㄞㄉㄨㄞ豬肉中撐出蓬鬆的間隙,呈現出鎖住肉汁的優勢,多汁又不油膩。
在我(阿盤)的認知,雨來菇一直是淨化油膩感和高鈉的魔法使,它在隊伍中,默默發揮功效,味道不鮮明,卻在食材之間撐出「留白」的空間,在食材中是最懂留白功效的很角色,不突出卻影響了整個大局。讓你以為你在吃一顆完整沒有蔬菜感的的純豬肉餃。
雨來菇豬肉餃與雨來菇肉丸的源起
過年前後去宇相購買雨來菇時,熱情的老老闆娘(看起來是老闆的媽媽)向我提起他們地方公所結合地方大廟,用好豬肉結合地方物產(他們家的雨來菇),在過年期間推出一系列應景、招福又在地化的產品,也就是象徵元寶招財的水餃,用台灣優質豬肉+雨來菇做成冷凍水餃,一路搭著地方公所活動趕工製作冷凍水餃,訂單應接不暇,迴響很好,我接著問「我們能吃吃看嗎?」在開賣前,我們就先帶回雨來菇水餃與貢丸來試吃,滿足,無添加又很好吃。
520g,20粒
冷凍配送