你知道台灣有30幾種酪梨品種嗎?從大約60多年前,台灣就從美國引進多樣品種,直至今日,大約有10多種比較常見,例如紅心圓、菜寮、嘉選2號、秋可、厚兒等,台南大內大約50年前因農試所推廣而開始發展酪梨產業,現在已是台灣酪梨的主要產地。
台南大內的左岸幸福莊園,10多年前開始專注生產酪梨,且一開始就決定不使用農藥種植,後來也申請有機驗證,從6至12月依時序採收,大約有14種酪梨品種,農場綠意盎然、草木茂盛,開闊舒適,還有自由遊走的雞和鵝跟我們打招呼。
跟父母親一起經營農場的楊子賢,小時候記憶深刻,阿嬤總會為返鄉的兒孫準備自己種的水果和酪梨,當一般大眾只喝酪梨牛奶時,他們一家已經很習慣吃酪梨鮮果,大內老一輩的吃法是沾蒜頭醬油,他們自己家的沾醬則是蒜頭醬油+糖+麻油,但2009年八八風災帶走了阿嬤,兩分地的酪梨園也被摧毀,子賢的父母悲痛不捨,原本都住在北部的他們,開始規畫返鄉重新整理母親的地。
但子賢的父母都是農業新手,且風災後的土地需要耗費更多心力重整,加上兩人一開始就沒有考慮慣行農法,而是延續母親種給家人吃的心情,不用農藥、化肥,每年3-5月要手工抓蟲、套袋,因此兩個人到處上課、看書進修,逐步增加酪梨的品種,也慢慢將附近的農地買下來,將周邊的雜木林整理好,讓酪梨的品質更穩定,現在種植面積有1.7公頃,約5、600棵酪梨樹,總共有30多個品種,目前規律產出的約有14種,一年中的6-12月,依時序採收不同品種的酪梨。
即使已經有10多年的種植經驗,產量仍不及慣行農法的三分之一,子賢說,整體而言,他們的管理方式比較粗放,種植的密度也不高,沒有利用追肥或使用化肥,加速果實膨大、增加果實重量,不使用農藥,讓酪梨自然落果,每年3-5月,要人工抓蟲,為了防止蟲害而提早套袋,套袋時果實只有大姆指大小,果實狀況尚未穩定,因此容易落果,每一年也都在觀察天氣跟果樹的狀態,時時在調整。
楊子賢2019年返鄉協助農場經營,主要負責與通路、客人接洽,處理有機驗證相關行政作業,也努力透過臉書、文宣,傳達酪梨的保存及食用方式,她說,常常有人吃到不好吃的酪梨而有壞印象,其實是因為不知道吃的時機和吃的方法,她希望更多人知道台灣的新鮮酪梨有多好吃,而不是只能打果汁。
銷售上軌道後,子賢也開始幫忙農務,並在2022年入選百大青農。從上班族成為農場的經營者,讓她比較意外的是,務農是365天有做不完的事情,但是時間可以自己安排調配,還是比較自由。子賢規畫農場未來朝向休閒農業發展,近幾年也陸續舉辦食農體驗活動,讓更多人認識酪梨、喜歡酪梨。
子賢的溫馨提醒:夏季酪梨在樹上掛果的時間較短,普遍來說都屬於油脂含量較低的品種,相較於台灣冬季酪梨或是進口酪梨,吃起來都比較清爽,味道沒有這麼濃郁。如果會有點怕酪梨味,又想吃酪梨的人,可以從夏季開始嘗試~酪梨老饕則是可以從產季頭吃到產季尾,嚐嚐各種不同的酪梨風味喔!
以下資料由左岸幸福莊園提供。
🥑保存方式:
1. 收到酪梨後,請將酪梨放置室內陰涼通風處保存。(如果希望酪梨不要太快熟,可以讓它跟你一起吹冷氣喔~)
2. 酪梨尚未後熟完成前,不建議放到冰箱冷藏保存!(酪梨對低溫較敏感,受到寒害後的酪梨易後熟失敗,成為俗稱的「啞巴果」)
3. 酪梨後熟完成後,可放冰箱保存3-5天,一般會建議後熟完成後的3天內食用完畢,因為酪梨越放果肉會越水爛,口感不佳。(如果短時間內無法食用完畢,建議將酪梨去皮去核切塊放冷凍保存,冷凍後的酪梨質地會產生改變,拿來食用口感不佳,只適合打果汁或做醬料等。)
🥑如何判斷酪梨是否後熟完成?
1. 酪梨為更年性水果,是需要經過後熟過程才會好吃的水果。
2. 觸覺是判斷酪梨是否後熟完成較準確的方式。(台灣酪梨品種眾多,每個品種轉色程度不一,會轉色品種的果皮顏色只是輔助參考而已。)
3. 夏季的酪梨後熟速度較快,不需等到酪梨整顆變黑,只要酪梨的頭中尾端輕壓微軟且會凹陷不回彈(像是壓奶油的感覺),就是後熟完成了!可以立即食用或是放入冰箱冷藏保存喔!等到酪梨變黑可能就過熟了!果肉水爛口感不佳,可能會帶有一點發酵的味道,不好吃…
🥑酪梨的百變吃法
1. 酪梨後熟完成,可以切開來單吃、做輕食沙拉配菜、打果汁等。
2. 單吃酪梨時可嘗試以下搭配方式:
喜歡吃鹹的可以沾醬油、蒜蓉醬油、芥末醬油、海苔醬等
喜歡吃甜的可以沾蜂蜜、煉乳、美乃滋
其他搭配如芝麻醬、胡麻醬、飯鬆、肉鬆、海苔也都蠻適合的
極簡吃法:灑點鹽巴在酪梨上直接吃,會吃到一絲甜味,意外的好吃~
3. 酪梨本身味道不強烈,所以非常百搭,基本上只要你喜歡的東西,都可以嘗試加入酪梨,常有意想不到的口感與滋味喔~
4. 酪梨果肉非常容易氧化,所以切開後須盡快食用!沒辦法一次吃完,要趕快用保鮮膜包起來,放冰箱冷藏保存。
🥑酪梨抹醬作法(由馨窩良行提供)
保存方式:拌好冰入冰箱約可放3天(期間會微微出水為正常,拌一拌即可使用)
🥑常見問題
1. 酪梨果肉中常見的一絲絲黑線,其實是酪梨的纖維絲,在會轉色的品種中比較明顯,屬於品種特性,是正常現象喔!
2. 台灣酪梨普遍油脂含量偏低,越晚採收的酪梨,因為在樹上掛果時間較久,累積的油脂含量會越高,所以喜歡吃油脂含量較高的,可以試試冬季的酪梨
3. 酪梨切開來才發現熟度還不夠(果肉像橡皮,吃起來會苦到懷疑人生,那就是後熟還沒完成),可以再將酪梨蓋回去,整顆用保鮮膜包起來,放在室內陰涼處,繼續等待後熟!
查閱左岸幸福莊園的有機驗證請點我 (驗證名字是楊子賢的母親)
一顆約500-800克,秤重計價
常溫