雞蛋幾乎是家家都有的常備食材,堪稱百搭營養聖品,你都怎麼挑選蛋呢?
大家有注意到「放牧蛋」、「動保蛋」、「人道飼養」嗎?
放牧蛋的特色:
1. 雞隻自由活動,可到戶外沙浴、奔跑、日光浴,展現最自然的行為
2. 晚上休息時,雞隻回到半開放雞舍的棲架上休息,另設有半隱密的巢箱,讓母雞在安全不被打擾的狀態安心產蛋
3. 雞隻健康不易生病,不須使用抗生素
我們曾經看過籠飼牧場,每隻雞就窩在一格A4大小的籠子裡,只能轉身。飲食、生蛋、排泄都在同個位置,有時會看到相鄰的雞隻互相啄,羽毛稀疏,那個場景真的是……沒看幾分鐘就沒辦法再看了……覺得好殘忍啊…
因此我們開始尋找放牧蛋、動保蛋。
會知道「長短樹放牧蛋」,是因為我們去綠色餐廳 #夏夫小農 吃飯,
看到他們使用的是長短樹放牧蛋,現場有一些介紹,我們就買回去吃吃看。
不論是水煮蛋、烘蛋、炒蛋,我們都試過,品質很好,
查了一下他們的網站,資訊都很清楚,就開始聯繫拜訪了。
長短樹放牧蛋的特色:
1. 雞隻吃得營養健康:純素玉米飼料中添加亞麻籽穀物,使蛋黃含有更高的Omega-3、DHA等營養成分,飲用水中添加牛樟芝及北蟲草萃取液,還有自家栽種的蔬果下午茶。
2. 蛋黃完全沒有蛋腥味,滑潤不乾澀,小朋友一吃就愛上
3.出貨前一日新鮮採蛋,新鮮看得見、也吃得出來
4.以人工擦拭雞蛋後才出貨,做到基本清潔,但不會將蛋殼表面的保護膜洗掉
5.牧場主人就住在牧場旁邊,可隨時注意雞隻情況
6.申請動物福利標章,符合五大友善指標
「有健康快樂的雞,才有健康營養的蛋。」
來自台南後壁長短樹,由蕭莉臻一家人共同管理,他們讓雞在寬敞的沙地和雞舍,自在活動,我們在牧場看到雞隻跳上樹枝、四處走跳、放空沙浴、啄食蔬菜水果,雞一點都不怕我們,反而是過來啄啄我們,非常親人。(雖然內心有點害怕,但又覺得好療癒)
莉臻特別說明,不同年齡的雞會分區飼養,以針對不同的年齡狀況照顧;沙浴則是雞隻自主清潔的自然生態,讓身上的寄生蟲自然除去,雞隻自然健康不易生病。當然,放牧雞的管理難度也較高,為了讓雞隻有充分活動的空間,養殖的密度要低,要注意環境變化,空間和人力成本比一般籠飼高出許多。
大家拿到蛋之後,可能會發現蛋殼會有不同顏色或斑點,有的是褐色、淺褐色、青白色、白色,那是因為雞的品種不同;蛋黃的顏色則來自雞隻吃的東西,如果吃的是一樣的東西,就不會有什麼差異。
莉臻特別提醒我們,一般市面上強調蛋黃顏色是橘黃色,或是比較深、比較紅,有很大可能是在雞隻的飲食中添加色素(有另一位蛋農也說同樣的話),她指著桌上的色票表,就是飼料廠業務來介紹,你想要哪個顏色,就可以加色素幫你調配好。
我很訝異,因為我以為是給雞吃什麼營養品…..結果是色素…
我們查核了一下,看到報導:「目前台灣可在雞飼料中添加合法的天然或合成色素,如類胡蘿蔔素等,透過雞的吸收代謝沉澱,讓蛋黃顏色加深、加紅。」
所以這樣的蛋黃並什麼更營養或健康之類的……
真的是看過籠飼的蛋雞後,才知道放牧雞場有多珍貴。
邀請大家 一起支持人道飼養的放牧雞蛋,本周新品就是【長短樹放牧蛋】,大家訂起來喔~
以下內容節錄自《農傳媒》報導〈歐洲動福蛋轉型走了20年,關鍵在「消費者覺醒」〉
歐盟在2012年率先禁用格子籠飼養蛋雞,歐洲推動物福利不僅是基於道德問題,背後有厚實的研究基礎,科學家透過動物行為研究發現,蛋雞產蛋有隱蔽空間的需求,平常會想爬上爬下、啄地找食物。
因人類追求高度工業化生產,一隻隻蛋雞逐漸從空曠的草地關進金屬製的籠子裡,終其一生只為人類產蛋。目前臺灣蛋雞生產系統仍以傳統籠飼為主,約占全部八成,而友善飼養(豐富化籠、平飼或放牧)受限成本造價等問題,僅有1.23%(2018年資料)。
1盒,10入。
冷藏